火红的第五乐章
火红的第五乐章文/易鹰、楠来源——《电影故事》一九七三年三月,日本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交响乐团成立十六年之际,作为主管单位的电视广播公司突然宣布要断绝对乐团的资助。同年六月,公司不顾乐团成员的要求和社会各界舆论,解散了资助财团,解雇了全体团员。面对这一困境,尽管乐团成员向财团进行了斗争,但仍一无所获,交响乐团陷入了困境。交响乐团原指挥堂本为首的一批团员认为;只有放弃斗争,另找一个资助财团,才能保存乐团继续搞艺术。而以仲本,吉田、川原、野间等为首的大部分团员则认为,只要坚持斗争,走向民间,就能真正保持住音乐艺术,继续为艺术而献身。乐团分裂了,留下来的成员在以“和市民在一起”为口号,自己经营管理,继续演出。之后,东洋广播公司收回了乐团演出场所,乐团又陷入了经济危机,致使仲本先生卖掉自己的小汽车以解决经费问题,但无济于事。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乐团成员忧心忡忡。进乐团才两年的小提琴手桦泽升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在困难面前,他开始退缩了。这时,他的女同学伸子来到了他的身旁。伸子从艺术学校毕业后,一直在一个仅有十二名学生的山区分校教孩子们学音乐。伸子对桦泽升说:“人们说命运靠自己去掌握。命运却老是作弄我,把我带到相反的方向。得靠毅力,我认为前途得由我们自己去选择。”从而在精神上给了桦泽升以鼓励。她还邀请桦泽升去自己的故乡驹马根市演出,她亲自和当地的一批音乐爱好者们积极地为该乐团来演出进行筹备工作。但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首先,东洋广播公司趁乐团去外地作小型巡回演出的时侯,用铁丝网封死了乐团驻地的所有窗户,企图逼迫他们离去。紧接着乐团的老团员大提琴手仲本先生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这一切都未能使大家退缩,然而,祸不单行。正当乐团积极筹备秋季公演的时侯,莫斯科通知该乐团,原订答应担任秋季公演的苏联指挥赫恰都梁因病不能赴约。这一沉重的打击,使得乐团一筹莫展。在这次打击面前,桦泽升又一次陷入无以自拔的困惑之中。一方面他想为艺术献身,另一方面又被这无穷尽的艰难所折磨。他开始沉缅于酗酒之中,这时,伸子又再一次来到他的身边,并且向桦泽升倾诉了自己的爱情,鼓励他要顽强奋斗。老天不负有心人。在乐团最困难的时刻,乐团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东京都乐团的日本著名指挥渡边晓雄,向他们伸出了援助的手,答应前来担任指挥。由于广大市民的协助,秋季巡回公演终于获得圆满成功。桦泽升和伸子这一对有情人也成了眷属。影片以德伏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贯串全剧,还演出了其他古典派音乐家的不少优秀作品。解说——关于《火红的第五乐章》片名看了日本影片《火红的第五乐章》,以后,也许有些观众要产生疑问,德伏夏克所作的《新世界交响曲》(贯串全片的乐曲),只有四个乐章,怎么会有第五乐章呢?答案是;这个音乐爱好者交响乐团在缺乏人力、财力的逆境下,全体团员同心协力,在市民们的支持下,抵住了资助财团的压力,克服自身精神上的种种弱点,终于获得了演出的成功。它告诉人们,任何人在种种艰难险阻面前,只要敢于奋斗,和人民站在一起,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这个故事的本身,就是交响乐团的成员为大家谱写出的火红的第五乐章。
分身乏术
影片《双面娇娃》改编自1906年纽约的一个真实案件,著名建筑师斯坦福·怀特(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设计者)被谋杀,凶手是一个曾与怀特太太有染的年轻百万富翁。嫉妒与精神失常是这场惨案的起因,也是一个世纪后夏布洛尔拍摄此片的灵感来源,写出一个发生在里昂的“真实的心理故事”,一如既往的揭露上流阶层中隐含的虚伪堕落和犯罪欲望。年轻的女气象预报员加布里耶尔(露德薇·莎内LudivineSagnier饰)在摄影棚邂遇比她年长30多岁、已婚但崇尚性自由的名作家查里·圣-德尼(贝朗FrançoisBerléand饰)并且爱上了他。她的身体和心灵属于两个不同的男人:一个衰老古怪的著名作家,和一个年轻失常的百万富翁。虽然她嫁给了后者,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犯罪。夏布洛尔平均每年执导一部影片,无论褒贬,都能成为当季节法国影坛的焦点。去年由于《权力欲望》而颇受好评,今年此片也自然成为了暑假期待的又一部力作。此片的关键人物女孩加布艾尔,由法国新生代女星露德薇·莎内扮演。按照导演的设想,她的戏份最重,既要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充分展示出“双面”的性格,又要让观众认可她的幼稚和无辜。能得到夏布洛尔的点拨,对于刚刚凭借《八美千娇》和《情歌》走红的莎内来说,无疑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转自《欧洲时报》)
*
*